广州缘何连续多年入选最具幸福感城市?答案在这里
今年春节,广州黄埔区大沙北社区党总支书记龙玮琪连夜从湖南老家赶回广州,投入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在她的带领下,社区守住了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这是广州疫情防控全民参与的一个缩影。
作为实际管理服务人口逾2200万、流动人口逾1000万的超大型城市,近年来,广州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中走出一条具有广州特色的道路。广州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在由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瞭望智库共同主办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推选活动中,广州连续三年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今年“十一”前夕,升级改造后的北京路以新面貌迎客,市民游客有了更多去处 钟涌 摄
逾128万市民参与群防共治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良好的社会治理是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前提和保障。近年来,广州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全过程,构建以群众参与为核心的多元治理体系。
深化“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市”建设,广州11个区全部建成“令行禁止、有呼必应”综合指挥调度平台,形成社区(村)“收集问题”、街镇“统筹指挥”、职能部门“随时响应”的“呼应”关系,实现市、区、街(镇)、社区(村)四级响应联动。
疫情防控期间,广州构建起市、区、镇(街)、村(社区)、网格五级疫情防控责任体系,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基层群众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建立全流程闭环工作机制,累计排查重点地区来穗人员41万人。扎实开展在职党员回社区,全市先后有3.6万多个基层党组织、26万多名在职党员回社区开展服务。
群众既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参与者,也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受益者。广州以开放思维探索城乡基层治理新路径,形成了“民主商议、一事一议”“分层议事”“众人之事众人议”等议事模式,实施社区来穗人员“五个一工程”,有效破解超大城市大量流动人口带来的社会治理难题。据统计,全市已建成2725个居民议事厅,实现村居议事厅全覆盖,逾128万广州市民参与群防共治队伍;建成1129个来穗人员服务站,2019年完成2.03万名来穗人员及其随迁人员积分制入户,来穗人员幸福感、归属感显著增强;开设203个社工站,实现全市镇(街)社工站全覆盖,初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项目运作、专业服务、法治保障”的社会工作服务模式。
近年来,平安广州建设成效显著。广东省社科院调研组发布的《广州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调研报告》显示,2019年,广州案件类警情、刑事立案数分别同比下降13.7%和5.2%;全市群众安全感得分98.2分、治安满意度得分98.1分,公安工作满意度98.1分,在年度全省平安建设(综治工作)考评结果中位列第一,成为全球最具安全感的城市之一。
长者配餐服务覆盖社区,大大提升了老人的幸福感。图为老人在白云区某“长者饭堂”用餐 宋昀潇 摄
75%以上公共财政支出用于民生
基本公共服务关系市民幸福指数,公共服务供给数量和质量决定小康质量。近年来,广州牢固树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公共财政支出75%以上用于民生保障。
教育是一座城市吸引人才的制胜法宝,广州着力建设教育强市,实现“学有所教”“学有优教”。《广州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调研报告》显示,2019年,广州用于发展教育事业的一般公共预算投入为161.2亿元,2020年预算达到178.5亿元,已建立涵盖各学段生均经费保障制度,高等院校数量从1978年的15所增加到2018年的82所。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占比达96%,已实现每个非中心城区至少有1个市属教育集团在当地办学,高考成绩多年保持全省排头兵地位;全市3周岁以上幼儿毛入园率、小学适龄儿童毛入学率、中学阶段毛入学率均达到100%要求。
近年来,广州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医疗资源布局持续优化,截至2019年底,全市有医疗卫生机构5093家,在岗职工20.27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6.8万人,床位数10.01万张,“一街一中心、一镇一卫生院”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全覆盖,2019年全市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2.52岁,处于全国前列。
此外,广州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社会保险体系更趋健全。11个区全部建立区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在全省首个实现市区两级未保机构全覆盖。2019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909.08万人,参加社会医疗保险1302.20万人,参加失业保险644.20万人。
超九成市民满意养老服务发展现状
每天中午11时30分,花都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内的长者饭堂准时开饭,老人们刷社保卡排队打饭就餐。“这里的饭菜都很合我们的口味,和家里的饭菜一样,而且走过来5钟就到了。”83岁的邓伯称赞道,“有政府的补贴,我和老伴每人只要花8元就能吃饱,又便宜又省事。”
2016年起,广州开始发展以“大配餐”服务为重点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全市范围内推出“长者饭堂”。如今全市长者饭堂达1036个,覆盖全市街镇、村居,同时将重度残疾人纳入养老大配餐服务。
长者饭堂是广州不断深化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起具有广州特色的“大城市大养老”模式的生动体现。广州落实养老机构“有得住、住得近、住得好”要求,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25平方米的标准规划设置养老服务设施,目前全市共有养老机构220家,其中58.4%的床位分布在中心城区,医养结合服务覆盖率达99%;深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X”(助餐配餐、医养结合、家政服务3个基础项目+若干个特色试点项目)改革创新,搭建“区综合体-街镇综合体-村居活动站点”3级实体服务平台,打造“10分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圈”,全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100%。
在切实履行政府兜底保障职责的同时,广州也一直着力推进“放管服”改革,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居家养老服务。目前,全市73%的养老床位、85.5%的居家养老服务综合体、95%的长者饭堂和93%的家政养老服务都由社会力量提供,社会力量已成为广州提供养老服务的主体力量。
根据广州市人大今年委托开展的第三方民调显示,超过93.15%的受访市民对广州养老服务的发展现状表示满意。
-
1、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版权及侵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下一篇:没有了
- 双11里的广州爆发力:天猫商家第一波销售额超百亿2020-11-10 11:20:00
- 广州地铁18号线不会直接延至清远 将设联络线接通广清城际2020-11-10 11:07:48
- 广州:同小区保障房商品房之间不得设“隔离墙”2020-11-10 10:48:28
- 广州住宅物业服务标准实施 鼓励落地智慧技术应用2020-11-09 09:13:15
- 广州国际灯光节18日亮灯 33组作品等你打卡!2020-11-06 10:12:30
- 广州超额完成“厕所革命”三年目标 探索“以厕养厕”2020-11-05 09:3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