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 广州新闻 东莞新闻 珠海新闻 汕头新闻 韶关新闻 佛山新闻 江门新闻 湛江新闻 潮州新闻 肇庆新闻 惠州新闻 清远新闻 中山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以“家”为中心:一个企业基金会的教育扶贫样本

以“家”为中心:一个企业基金会的教育扶贫样本

发布时间:2018-11-06 10:31:00 | 来源:未知
据世界银行研究结果表明,提升教育与缩减贫困息息相关。教育不仅能够为贫困人口提供出路,还能从根本上长久有效地削减贫困。 TCL所参与的教育精准扶贫,显现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企业如何发现、认识其企业社会责任,利用创新与科技,投身教育领域,与乡

  据世界银行研究结果表明,提升教育与缩减贫困息息相关。教育不仅能够为贫困人口提供出路,还能从根本上长久有效地削减贫困。

  TCL所参与的教育精准扶贫,显现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企业如何发现、认识其企业社会责任,利用创新与科技,投身教育领域,与乡村教师、乡村教育产生互动,从而探索出社会力量参与中国教育精准扶贫的一种新路径。

  “TCL希望工程烛光奖计划”优秀教师张彪与同学们以及“玫瑰行动”志愿者合影

  提到学校,张彪常用到“家”这个词。

  张彪是贵州威宁县田坝村人,从小在田坝小学读书。2006年,读完师范学校的他又回来做老师,这就是缘分吧”。刚回来的时候,张彪很不适应,离开十多年,小学还是以前的样子,教室老旧,泥土操场一下雨就积水成河。

  截至2015年,中国有12.8万个贫困村,类似的破旧校舍、泥土操场在中西部地区仍不少见。这些年,张彪争取各种机会改善学校的面貌,“因为这是家”。

  TCL公益基金会也会经常提到“家”这个词。该基金会执行理事长魏雪认为,“家电产品是TCL集团多元化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家’的独特理解也是企业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2013年,他们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发起“TCL希望领工程烛光奖计划”(以下简称“烛光奖”),支持乡村老师待遇与职业发展,同时也支持家,“除了自己的家,还有大家的家,不同维度的家”。

  2013年以来,1800名乡村教师获得了“烛光奖”,受助优秀乡村教师约覆盖了全国1350所中小学校。张彪是2017年“烛光奖”表彰的优秀教师之一。

  和张彪一样,这些乡村教师来自全国各地,教龄15年以上、长期工作在一线。此次烛光奖,他们获得了8000元现金奖励、120小时线上培训,7天线下培训,带来更多的是认可与荣誉感。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将教育精准扶贫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首次将教育扶贫与经济、产业类扶贫政策相并列,要求加强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很多企业也投身教育精准扶贫,发挥企业优势,TCL集团就是其中的一员。

  教育缘起

  对TCL来说,参与教育扶贫有一个很长的历程,几乎跟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企业的发展历程是一致的。参与教育扶贫,TCL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刘磊认为这与TCL董事长李东生自身的经历是分不开的,“他对教育有很深的感情”。

  1977年,李东生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考入华南工学院(现名“华南理工大学”)无线电技术专业,成为恢复高考的第一届大学生。 他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和很多年轻人一样,高考改变了我们的命运”。

  1982年,李东生大学毕业,“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从农村向城市推进,我回到家乡惠州创办了第一家企业(TCL前身TTK家庭电器有限公司)”。三年后,28岁的他开始担任TCL通讯设备公司的总经理,李东生深信这是“广东改革开放快速发展的缩影,时代给了这代人的机会”。

  从第一桶金做磁带开始,后来做电话机,开发出国内首款无源延伸电话,技术的创新让他们把握了时代的机遇。

  1990年开始,企业从启蒙阶段“怎么赚钱、 怎么生存”,逐步进入了经营规划、经营战略的阶段,建立起自己的品牌。之后,从国内业务向全球业务转型。“我们并购了汤姆逊彩电业务和阿尔卡特的手机业务。这两个大型跨国并购让TCL在短期从中国企业变成全球化企业。

  2015年年初,TCL集团制定了“双+”转型和国际化的双轮驱动发展战略:通过“双+”转型建立新的业务能力;通过国际化完善全球业务布局,提升海外市场份额。从传统型的工业制造企业转型为“智能+互联网”、“产品+服务”的企业,“我们在很多产业领域已经达到或接近达到全球的领先水平,现在是向全球领先的目标迈进。”

  “我们在商业上吸收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也吸收国外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刘磊认为TCL很早就开始思考并接纳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特别是在企业国际化的过程中,他们深刻理解到“未来公司实力的竞争,不仅是简单的市场销售份额,还包括其他综合实力”,而这一实力,实际上深入了社会方方面面各个领域。

  因此,在践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TCL随着企业的发展进行了不断的发展和转变,但目标没变,一直是教育。刘磊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对李东生这一代有人生重大机遇和改变的企业家来说,教育非常重要,“一旦企业和个人能做更多的事情,他们投人最多的也是教育”,另一层考虑是,“我们看到了当今中国的发展,教育具有的重要性。”

  实践与行动

  早期,TCL参与教育就是传统方式,“修希望小学、捐设备、捐钱给大学,作为一家广东企业,当时的捐赠更多是集中在广东地区”。他们发现,这些项目比较分散,效果很难跟踪,也很难把控,应该“聚焦”起来。

  2007年,李东生和妻子魏雪成立了华萌基金,作为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旗下的专项基金,资助贫困地区的高中生。

  做华萌基金也是魏雪的理想。魏雪的外祖父白瑞启是电视剧《大宅门》主角的原型,也是“白敬字药行”的第 15代传人,她的祖辈们除了经商,也广施善举。先后设立孤儿院粥厂、编席厂等,周济穷人,从小耳濡目染,多年后,身为TCL集团副总裁的魏雪决定,“40岁之后,把主要的精力转到慈普公益上”,华萌基金资助对象是高中生、大学生。魏雪认为公益的核心是“尊重”,“我们做公益、做慈善首先要尊重受助人的人格,挖掘受助人的真正需求。”她认为,教育公益不能只停留在资金层面,如何培养人、帮助人发展和自我实现,才是教育的核心任务。

  他们先后在广东惠州华罗庚中学、云南大理一中和湖北夷陵中学成立“华萌班”,每年为三地150名高中生提供每人8000元的学费和生活费,给综合素质排名前10的大学生颁发大学圆梦奖学金。迄今,这一资助项目已经做了11年。

  魏雪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在选择班级和地点时,“我们会考察不同的学校,亲自和校长碰面,和班主任谈话,看我们的价值观是否符合,这个学校是否能按照我们]的价值观去做。”

  “已经有四届大学生毕业了”,刘磊细数了几个印象深刻的孩子,有些人去清华北大考研,“有个孩子在深圳实验学校当语文老师,她告诉我,以后她也要每个月拿一点钱帮助自己的学生”。十多年来,华萌基金累计投人金额达七千多万,已帮助了1033名家庭贫困的优秀学生。

  在做公益的过程中,魏雪进一步发现,公益专业化的运作很重要,“单靠热情是没法坚持的”,需要“不断地探索专业化做公益的路径”。,

  2012年,TCL公益基金会宣告成立,魏雪担任执行理事长。“公益基金会标志着TCL希望将企业社会责任纳入企业管理体系中,更系统地参与到社会公益慈善事业中。”刘磊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说。

  2013年,TCL公益基金会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联合发起了“烛光奖”,将目光投向了当时困境重重、收人微薄的乡村教师,为乡村教师提供资金奖励和教育培训。2014年,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李东生在两会上的提案是关于乡村教师待遇的问题,“希望政府能够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保障乡村教师基本收入”。

  找精准点

  中国乡村教育,尤其是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状况相当严峻。

  据《中国教育扶贫报告(2016)》报告显示,尽管我国扶贫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目前仍有三千多万贫困人口,在这些地区,教育经费不足,办学条件差,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非常常见,而更突出的问题是教育质量陷入低水平循环。

  教育扶贫任重道远,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不同阶段的教育扶贫政策取得了很好的成果。1985—2000年,教育扶贫主要方向是扫盲和基础教育的普及,2000年到2010年,全面普及义务教育,把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培训作为扶贫的重要工作。2011年起,教育扶贫进入精准扶贫阶段,强调加快实施教育扶贫工程,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

  而今天,教育精准扶贫,以全民动员、全社会参与的形式进入一个新阶段。以教育作为突破口参与精准扶贫,TCL的优势是什么?

  魏雪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做一个喜欢变革、自我反思的企业,在精准扶贫中。我们一直在想应该怎么去发挥自己的优势”。对于精准扶贫,他们也有自己理解的不同层次。

  “精准首先是要找对点,什么叫精准?不是撒芝麻这样,要聚焦资源优势。”刘磊向南方周末记者详细解读了TCL公益基金会理解的精准扶贫。他认为,精准扶贫的第二个关键点是“扶”,他举了一个骑马的例子,教学生骑马,扶他上马,还要让他会骑。“不会骑马,扶贫就流于形式了。我们希望这种流于表面的东西至少不能出现在企业中,有损企业的形象。”

  第三层就是贫困。刘磊认为贫困的认定应该是多元的,贫困不仅有物质上的贫困,也有精神上的贫困。“在多元的精准扶贫中,找到哪些是我们有优势、能做的并且可以填补空白的。”

  如何能够更精准地实现教育扶贫? 2016年,TCL公益基金会推出了“烛光微贷”项目,该项目联合TCL金融集团的智融科贷进行“公益+教育+金融”的创新尝试,为乡村教师提供小额贷款的定向帮扶,改善乡村教师家庭生产资金的流动,解决生活问题。

  2018年,TCL正在搭建以“家”为核心理念的社会责任体系,魏雪认为,对“家”的独特理解对TCL企业文化来说很重要,“我们为员工创造家一般的感受、在公益领域对受助人也给子家人般的关怀。”她告诉南方周未记者,“我们希望以人为本,一个人就代表了一个家。”

  变革与创新

  TCL公益基金会的另一个关键特质是变革与创新。李东生认为,TCL的核心文化之一是变革和创新。

  首先,一定要发掘能够填补空白的领域。2007 年,成立华萌基金资助高中生,看似很简单的选择,但在当时就是填补了一个空白。据魏雪介绍,当时的公益是覆盖两头的。“有照顾小学生的希望工程、照顾大学生的圆梦工程,但是不属于义务教育阶段的高中三年是很少受到关注的。”

  为了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华萌基金将三所学校联合起来搭建了“华萌一家人”的校际联动平台。通过夏令营、新生见面会、华萌星课堂、大学圆梦毕业欢送会等形式,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开阔视野。

  “烛光奖”的设立,也是基于当时乡村教师存在一一些待遇低、职业上升空间窄等问题,有针对性地提供帮扶。 “一个是生活基本需求,月收人太少了,另一个就是职业培训、学历认证,第三个是职业荣誉感。”刘磊向南方周末记者举了一个例子,他说,“烛光奖"颁发后,很多获奖老师向他们谈到乡村教师在当地的地位很低,“得不到认可,尤其是男性的乡村教师,没有职业荣誉感。”而“烛光奖”提供了荣誉感,“我们会举办大型颁奖典礼,给予他们培训证书”。

  “烛光奖”的职业培训来自 TCL集团旗下、由教育部门批准成立的远程教育内容服务机构——奥鹏教育。他们调动了企业现有的资源,和乡村教师的培训对接,提供有效服务。刘磊认为,“见缝插针,填补空白,并且结合自己的资源,是企业基金会能做的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在教育精准扶贫全面推进的过程中,刘磊看到了乡村教育显著的改变,“直观感受就是校舍变得非常好,老师待遇提高了”,每年,TCL公益基金会团队都会去边远省市的乡村小学走访,也会动员员工作为志愿者参与,看看当地究竟是什么样子,也要充分了解获奖老师的真实情况。

  他们逐渐发现了新问题,虽然待遇提高了,但一个乡村老师背后还有一个家,一旦出现大病等生活中的重大改变,会束手无策,魏雪希望找到一种长效机制或方法,让老师在有生活急需的时候,不再有后顾之忧,“烛光微贷”项目由此而生。

  “烛光微贷”从开发到运行,都是全新尝试,遇到了很多现实问题,“信誉怎么核查?流程怎么走?谁来担保?启动资金谁来保障?利息怎么收?”这是一个全新的架构,刘磊觉得探讨可能性的这个过程很有意思,最后制定了低息微利、一年一贷、最多3万的贷款模式。

  刘磊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当时金融部门的同事都奇怪,不是做公益吗?怎么还要利息?但刘磊认为,要用经济的手段带动乡村老师培养个人能力,“不能寄希望于我有钱就要借给你,也是为了防止资金被滥用。”

  精准扶贫是三十多年扶贫历史的关键阶段,也是对传统扶贫的重大突破。TCL所参与的教育精准扶贫,即是企业力量参与中国教育精准扶贫的一种新路径。

  当然,对TCL企业基金会来说,每一次创新和变革,意味着打开一扇新的大门,比如说,'烛光微贷”运行两年来效果不错,下一步计划面向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2018希望小学教师培训办的所有受训教师。对于“烛光微贷’结合公益与商业的创新模式,刘磊有着很高的期待,“这可能是中国第一个针对乡村教师人群的金融公益产品,希望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公益案例。”

  此外,TCL公益基金会还在根据企业优势设计新的项目,包括开发基于互联网、人工智能方面的课程、软件,用于乡村教育,他们希望“不要让下一代乡村孩子在未来的人工智能时代落后”。

  文:南方周末记者 张志

  责任编辑:吕宗恕

  文章来源: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