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职于中小微民企的大学毕业生跳槽更频繁
北京7月12日电 (记者 熊旭 实习生 温雪茹)近年来,300人以下用人单位(以下简称“中小微用人单位”)越来越受到高校毕业生的青睐。近日发布的麦可思版《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在2015届本科和高职高专毕业生中,分别有32%、48%的学生毕业半年后在中小微民营企业就业。
收入提升空间高 晋升快
就应届生而言,中小微企业的起薪普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在月收入方面,2015届供职于中小微民企的本科生收入为3766元,比全国本科平均水平(4042元)低276元;2015届供职于中小微民企的高职高专生月收入为3230元,比全国高职高专平均水平(3409元)低179元。
但从职业发展角度看,在中小微民企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其月收入的增长势头要比全国平均水平更为强劲。2012届毕业三年后在50人及以下规模民企就业的本科生月收入为6695元,比毕业半年后时(2885元)增长3810元,涨幅比例为132%;在51~300人规模民企就业的本科生月收入为6351元,比毕业半年后时(3040元)增长3311元,涨幅比例为109%。月收入增长绝对值和涨幅均高于全国本科平均水平,具有较为突出的优势。
除去收入增长较快,在职位晋升方面,中小微民企也体现出一定的优势。《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分析指出,2012届在中小微民企就业的本科生,毕业三年后,职位晋升比例为60%,比全国本科平均水平(53%)高7个百分点;而高职高专生职位晋升比例为61%,比全国高职高专平均水平(59%)高2个百分点。
此外,就职位晋升水平来看,供职于中小微民企本科生的晋升还呈现从“实际操作者”到“管理、规划者”的特点。比如,2012届供职于中小微民企的本科生,其职位晋升水平从“经验操作”发展为“过程管理”的比例(36%)比全国本科平均水平(33%)高3个百分点;从“过程管理”到“部门工作规划”的比例(24%)比全国本科平均水平(20%)高4个百分点。虽然因“技术能力的提升”产生的晋升比例低于全国本科平均水平,但总体而言,晋升状况乐观,发展前景较好。
就业满意度较低 留人难

虽然在中小微民企就业的大学生,毕业几年后收入增长更快、晋升机会更多,但其就业满意度(本科:54%,高职高专:51%)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本科:60%,高职高专:64%)。其中,“收入低”、“发展空间不够”“工作压力大”是毕业生对工作不满的主要原因。
而且,从就业的稳定性看,在中小微民企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更换工作相对频繁。2012届在中小微民企就业的大学生,三年间的平均雇主数(本科:2.3个,高职高专:2.7个)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本科:1.9个,高职高专:2.5个)。
下一篇:第三天支教组的时光分享
- 不落一人,不丢一课广州民办教育协会与新东方携手免费开放“新东方在线”中小学课程2020-02-24 10:47:47
- 安徽为中小学及幼儿教师各划定13条职业道德红线2019-12-01 12:26:46
- 广东明确中小学教师管教权:必要时可教育惩罚学生2019-04-18 21:36:49
- 4000所学校参加2018全国中小学校园篮球教师培训,400万学生将从中受益2018-08-30 17:49:58
- 广东建统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 增设正高职称2016-04-27 08:51:59
- 教育部:2016年全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要达95%2016-02-21 08:5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