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苗岭枫语”非遗扶贫社会调研
2019年8月21日,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苗岭枫语”非遗扶贫调研小组前往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开展非遗扶贫相关调研
当日上午,调研小组前往雷山县麻料村开展非遗扶贫相关调研。调研小组首先前往麻料村村委会,受到村主任和村支书的热情接待。村支书向小组介绍了麻料村非遗扶贫的相关情况:麻料村位于西江镇北部,全村有180户800多人,80%的村民都是能工巧匠,擅长刺绣和银饰,是远近闻名的“银匠村”。近年来,该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年轻人返乡创业,传承传统工艺,以强带弱,以富带贫的模式,建立了村级银饰合作社,因地制宜用“非遗”主推脱贫攻坚,取得可喜成果。截止目前为止,麻料村从事银饰制作的人口占了全村人口的80%以上,麻料村率先成立了银绣旅游发展公司,发展起了银绣技艺培训班。目前麻料村共有13家非遗扶贫工坊,年销售额达到80多万元,带动数十户贫困户共同发展,助力脱贫攻坚。
接下来,在村委会驻村干部的带领下,调研小组前往麻料村春富银饰工坊,拜访银饰锻造非遗传承人潘仕学师傅。潘师傅热情接待了调研团队,并向团队介绍了他的非遗工坊,也是他创作银饰的工作室。工坊共有5位银匠,一年的销售额最多达到了30万元,成功带动两户贫困户脱贫。工坊的银饰线上线下都有销售渠道,主要面向中高端群体,手工锻造的银饰所蕴含的银匠的心血及其展现的独特的苗族文化价值使银饰焕发出独特的光彩。驻村干部介绍说,其实在城市中工作,潘师傅能赚到更多的钱,但是为了更好地传承银饰非遗,助推脱贫攻坚,潘师傅响应村里的号召,回归了苗村,带动贫困户脱贫,为村子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潘师傅表示,村子里空间大、气候好。安静,能够静下心来创作作品,为传承银饰文化做点事情也是非遗传承人的责任。
当日下午,调研小组前往控拜村村委会了解控拜村非遗扶贫相关情况,控拜村委会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调研小组。在访谈中,调研小组得知,控拜村非遗扶贫工作开展并非一帆风顺。控拜村有蜡染、银饰和刺绣三种非遗与扶贫相结合,但由于专项资金还未到达控拜,所以村里的非遗博物馆尚未建成,大规模的厂房也未建立,工坊和合作社都是私人的、家庭的,并未形成大规模的合作社或企业,缺乏足够的资金发展集体经济带动扶贫,在外发展的银匠很少愿意回村发展,非遗扶贫政策由于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而起不到预期的扶贫带动作用。
当日调研结束后,调研小组整理调研资料,思考调研结果。麻料村与控拜村同为雷山银匠村,且是邻村,但非遗扶贫的成效却大不相同,这其中包含着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何调动各方积极因素加快非遗助力扶贫的步伐,是我们亟待研究的问题。
文案:“苗岭枫语”非遗扶贫调研小组
图片:“苗岭枫语”非遗扶贫调研小组
-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敢为人先百卅芳华引领教育改革新风气2018-12-29 21:51:22
- 云南师范大学筹备成立马铃薯学院2016-01-13 20:2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