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新一线城市之争背后:这场人才抢夺大战,你如何拔得头筹?
人们选择自己所立足的城市背后总彰显着自身的定位,也蕴含其对自己的期待。如今,成都、南京、合肥等新一线城市之争愈发火热,各大媒体列出的各类榜单令人眼花缭乱;深圳、上海等老牌一线城市更是推出多项优惠政策,掀起新一轮人才抢夺战。
在一线、新一线城市之争背后,某种程度上作为被“抢夺”的对象——个人,又该以什么样的姿态立足其中呢?
一线、新一线城市对我们的吸引直接表现在薪资水平上。根据前程无忧的一份数据显示,2020年第三季度,北、上、广、深四大城市的平均薪资分别为10659元/月、10283元/月、9047元/月和9725元/月。此外,杭州、南京、苏州和宁波等地的平均薪酬也都超过了8000元/月。
仔细研究各大城市不难发现,它们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同时其对各自差异性特点的挖掘也成为城市最关键的壁垒。以四个一线城市为例,北京作为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拥有特殊的资源优势,上海聚焦金融行业成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深圳以科技创新创业的理念吸引了庞大的年轻人群体,广州则从传统的商贸城市定位到国际航空枢纽定位,充分发挥地域优势。
然而,这些城市对奋斗其中的人们而言,却极易演变成竞争的蓝海。尤其在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的今天,县城往城市流动,小城市往大城市流动,非核心城市往核心城市流动成为必然趋势。一线城市的人口已经趋于饱和状态,新一线城市的人才竞争也在逐渐加强,如果我们想要在一线、新一线乃至更多城市中立足,就不得不学会找到自己的独特优势。
正如“定位之父”杰克·特劳特先生所说的那样,任何一个人都声称是一个“品牌”,然而产品和服务最终必须面对市场和消费者。
对于个人而言,其生产的“产品“和“服务”所面向的,正是城市和其中具体的一个个企业。因此我们更需要问自己:你能提供什么?你有什么价值?你能不能被别人取代?
奋斗中的个人想要获得发展机遇,就必须要给自己一个定位,找到差异性。差异性,就是竞争力,就很难被替代,就是自己的独特价值。比如你比别人更擅长和客户沟通,再刁难的客户你能手到擒来;比如你会制作一手漂亮的PPT/Excel;比如你敢闯敢干,能在新业务里打出格局……
这样一来,当企业有这方面的需求时,第一时间就会想到你。
顾均辉战略定位认为,在当今时代,人才仍然是最宝贵的资源,而发达城市针对社会资源的集中措施,也令人才之间的竞争变得前所未有地激烈。如果我们希望在这个社会实现自我价值,不妨从给自己一个定位开始,找到自己独特的差异性,给别人一个无法替代的理由,这远比盲目地四处乱撞更有现实意义。
下一篇:没有了
- 广州探索设市内免税店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2020-09-22 22:20:52
- 23城人口持续下降:收缩型城市也许就在你身边2019-05-22 07:59:21
- 金鹏与您共享智慧型平安城市3.02017-10-26 15:19:07
- 龙头房企土地并购忙 恒大逾54亿元并购三线城市项目2017-05-26 09:07:28
- 楼市调控城市扩容 一二手房价格倒挂频现2017-03-30 09:10:56
- 2月楼市供需继续下滑 高库存及三四线城市逆势而上2017-02-28 22: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