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 广州新闻 东莞新闻 珠海新闻 汕头新闻 韶关新闻 佛山新闻 江门新闻 湛江新闻 潮州新闻 肇庆新闻 惠州新闻 清远新闻 中山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 > 家居 > 我们眼中的乡村,是否都有一层滤镜?

我们眼中的乡村,是否都有一层滤镜?

发布时间:2021-03-18 09:25:50 | 来源:未知
前两日微博之夜,有记者问李子柒,自制短视频的博主越来越多,会不会担心自己被取代? 李子柒答曰哪怕有人同样拍摄乡村风,或者传统手艺,我觉得这些都是特别好的事。至少让很多人知道,现在乡村也这么好看了。如果只有我一个人的话,我觉得量真的太小了。 李

  前两日微博之夜,有记者问李子柒,自制短视频的博主越来越多,会不会担心自己被取代?

  李子柒答曰“哪怕有人同样拍摄乡村风,或者传统手艺,我觉得这些都是特别好的事。至少让很多人知道,现在乡村也这么好看了。如果只有我一个人的话,我觉得量真的太小了。”

  李子柒的回答真情实感,关于乡村,她给了两个信息点:一、现在的乡村好看,需要被重新认识;二、量小是个问题。前者为现代乡村正名;后者表示我们对乡村的关注程度还要再加深。

  我们如何认识现代乡村,以及这里还有机会吗?

  变化在零星地发生

  乡村和城市,可以互为对方的理想型。农村和城市,只能是城乡二元结构,资源禀赋、环境面貌……方方面面,似乎风马牛不相及。

  2019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2020年和202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连续提出“开展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

  《山海情》里眯眼睛粘嘴巴的黄土,动不动没念完小学、初中就要早早辍学的学生,一天到晚灰头土脸但一年到头挣不了几个钱的村民,以及为了宅基地、水电等公共服务,好像随时都要互相干一架的村民和村官。咦,这些才是农村标配嘛。

图片

  的确,这都是由来已久的三农问题:医疗、教育、收入、公共资源的供给与分配,桩桩件件都是横亘在面前的大山。

  但我们需要提醒自己,这些现象集中出现的时间,是几十年前了。

  而这几年,变化不断在发生。逐渐有社会学者研究显示,农村青壮年人口似有回流之势。他们带着在城市攒下的资本和眼界回到农村,并根据当地的特色针对性移植。

  比如,近两三年农村涌现了一批自媒体人,他们或多或少都有从城市回归农村的经历。返乡后,他们没有继续务农,而是抓住互联网风口和新的技术条件创新就业,在农村和城市之间架起互通有无的桥梁。农村在向乡村的美好形象靠拢,不再那么泾渭分明,几乎合为一体。

  医疗、教育、养老、资源分配不均的状况依然是当前农村的棘手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正在改变。

  如今,数字乡村发展战略实施已到了第二阶段起点:到2025年,数字乡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城乡“数字鸿沟”明显缩小,变化在零星地发生着。

  除了李子柒,农村还有机会吗?

  有的。

  在李子柒的呼吁之前,更多元的主体其实已经积极介入进来,例如政府、企业、技术,它们旨在从根儿上系统性地解决问题。

  从2018年开始,在“数字乡村”这个农村议题上,国家集中发布了多项政策。随之,企业主体陆续加入进来,用数字技术和成熟的架构能力把它变为现实。

图片

  农村下一程的进化方向已经很明了,即通过智能终端、云等技术实现数字化转型。这一步很关键,甚至是有点颠覆性的变革。为什么这样说呢?

  对于乡村发展,这些年国家一直有发布指导政策和持续提供帮扶资源,只是到了基层执行层面,很难做到时时刻刻在旁指导、监督。而村子的发展和其他大事小情都要依赖具体情境,因此,村民自治组织难免遇到要自己周旋和灵活变通的情况。

  这里人情味儿浓,但另一面,我们也经常看到因为发展的不足,或者技术的限制导致发展并未如想象中那么迅速。这些年,在政策和外部资源的强力支持下,这些问题在不断改善,但从各方面来看,它应该还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数字乡村让一切开始有了变化。

图片

  乡村网络设施建设情况,图源《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报告(2020年)》

  5G网络、云计算技术、智能终端开始全面进村,你家边上的河道、村口的电线杆、地理的大棚、卫生所、村委会……几乎每一个环节都将被编码成信息化的形式,接入更大的网络。这里发生任何情况,数字化系统都会记录下来并及时反应。

  与此同时,外部的资源也能通过数字系统与村里密切联系,城市和乡村在数字化世界中建立起沟通渠道。乡村给城市人提供优质农产品和旅游选项,城市给乡村输送技术、资金和各种优势资源。城乡二元结构在数字化的加持下,似有缓和之势。

  第一个吃螃蟹的村子

  019年,广东清远连樟村在华为和电信的技术支持下, 成为全国第一个5G覆盖行政村。2020年,连樟村也率先启动了数字乡村建设探索,在医疗、教育和农业这三个老大难问题,清远数字乡村项目尝试着给出了答案。

  肖玉强(化名)是村里赤脚医生,工作了十几年,村里谁有个头疼闹热第一时间就会想到他,他非常珍惜这种被信任的感觉。

  可是,和大多数村子一样,连樟村的医疗资源有限。肖玉强大多数时候都是单打独斗。平时他还能应付过来,一旦遇到人多或者稍微棘手些的病症,就有些吃力,村民们不得不另寻他法。这时候他心里又无奈和郁闷得很。

  数字乡村建成后,村里通了高速网络,肖玉强的办公室里还放了智慧屏。他用自己的手机,就能和智慧屏、互联网实时连接,邀请外面的专家医生通过网络协同治疗。小病小灾的,村民基本不用出村。

  数字乡村落地后,村里通了高速网络,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的专家们开始对口帮扶连樟村的村民们,通过5G技术+华为企业智慧屏(IdeaHub)+WeLink进行远程B超,让城里有经验的医生通过实时传送的高清B超影像,来指导当地的医生操作B超设备,给当地的患者提供及时的检查和诊断服务。即便在偏僻的小山村,村民们也能享受城里的优质医疗服务。对于破解城乡医疗资源不平衡而言,这是目前的最优解。

图片

  这样的数字技术像催化剂一样,使得远程听诊、远程移动CT也正在进入一些医院,5G使能的医疗服务让更多偏远地区的人能够平等地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技术的部署,也给偏远地区的而孩子们享受公屏教育的机会。连樟村的孩子们,透过华为企业智慧屏(IdeaHub),以线上课堂,远程授课方式与广东试验中学(广东省教育厅直属重点中学,国家级示范高中)的名师进行面对面讲话、学习,给农村孩子造了一所线上学校。

图片

  连樟村的学生正在跟着广东实验中学的名师王剑线上上课,学生们已经非常习惯这种远程上课形式,积极给屏幕对面的老师抛出问题。虽然身处闭塞的乡村,但他们的眼界远远不止于此,除了丰富地线上教学资源,学生们现在也能通过VR虚拟现实,见识更广阔的视界。从此,农村的孩子也有看得见的未来。

  最让村民惊喜的,还是日渐变高的收入。清远鸡、麻竹笋、九龙豆腐……清远不缺特色农产品,这些年没发展起来,主要是因为和外面的市场连接不起来,形不成完整的交易链。

图片

  在建设数字乡村过程中,从农业的生产源头到终端售卖,村里的农业经济彻底走上了数字化的道路。田间有植保无人机作业,村民可以远程遥控,农产品通过网络直播等电子商务渠道,源源不断地售卖。

  村里的干部主动带头直播,成为乡村新闻官,也成为直播间里的带货网红。而在城市一端,数字乡村也设立了“城市运营官”,通过公益众筹等项目更高效地把城市资源嫁接到村里,乡村的农业乘着数字化的便利通道逐步对接到城市里的广阔市场。

图片

  另外,当智能终端和信息数字化系统介入村落的日常管理后,宣传栏移到了线上,村民们能更便捷地接收信息。基于大数据的一网通办,重点解决办事难、程序拖沓等治理难题。

  对于村落的发展而言,便利的政务服务几乎是一切高效运行的基础,医疗、农业经济,教育、环保等各领域都包括在内。

  在连樟村的数字化转型之路中,每个领域都在相辅相成,为探索数字乡村建设探索出一条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