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乡镇文化站评估定级启动 以提升软实力(2)
而运营较好的水口文化站同样面临这个问题。站长刘静表示,目前站内编制只有2个,尽管请了培训老师,仍无法满足所有功能室的运转,现在缺少负责体育和文案的专业人员。“工作人员工资只有2000多元,人不好招。”32岁的刘静2004年来到文化站,当时只有她属于专业人员,现在她一边教舞蹈,一边管理站内事务。在刘静看来,文化站现有力量不足以支撑有效运营,必须借助其他社会资源,创新文化活动方式来实现。水口街道办通过出台激励性政策,引导辖区水口商会参与文化站建设,商会企业成了文化站的重要后盾和物资保障。
文化站还吸纳商会文化类企业进驻,通过收取租金实现以租代养。“商会有服务、宣传的需求,我们最大限度利用商会资源,平时开展文化活动、比赛时会找商会赞助。”为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水口文化站除了日常培训,平均每个月都会举办一场文化活动,包括节日演出、各类展览、文化节、比赛等。
机制软硬兼施推进标准化建设
文化站建起来了,接下来就是提升、利用和运营的问题,这需要软硬兼施。”王玲表示,结合目前文化设施建设发展区域不平衡、机制建设等问题,惠州正在根据实际,结合即将出台的《广东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2015—2020年)》,制定出台市级首个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该项工作预计年底完成。
惠州2014年底被列为全省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市,以进一步探索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和建设机制。标准化包括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技术标准、保障标准、评价标准。王玲介绍,标准方案将对设施建设标准和管理服务标准有明确要求,如对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以及每万人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次数等指标进行量化,而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布局、内容提供、资源配置、队伍建设和经费投入方面都将明确。此外,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将纳入各级党政一把手考核。“通过标准化建设,文化站整体硬件和软件水平能够得到大幅提升。”
同时,方案要求给每个村级文化室都配备一个村级文体协管员(兼职),市县镇三级分别给于每月200元补助,并且定期对文体协管员或文化站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基层文体人才的业务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前“互联网+”背景下,惠州将建立惠州文化云平台,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机构数字化建设,推动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等项目,搭建具有创新、和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格局。
-
1、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版权及侵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 惠州市第四届“天鹅杯”创赛宣讲培训会顺利举办!2020-07-24 09:35:04
- 惠州建设世界级石化能源新材料产业 投资1500亿元2020-06-03 14:19:27
- 中信惠州医院多学科合力救治百岁骨折老人2020-05-20 11:04:33
- 惠州一男子冒用他人身份证逃避防疫检查 被处以罚款2020-03-02 08:20:58
- 惠州龙门副县长直播助农卖年桔 2小时吸引3万人观看2020-02-28 09:38:19
- 惠州一医生主动请缨 到隔离酒店承担医疗保障工作2020-02-20 10:2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