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港生子遭遇上学难 报道后并未得到同情
赴港生子上学难实际涉及几个层面的问题。一是一国两制大背景下的两地政策导向的变化和差异;二是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如何在同一规则下保证公平;三是两地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福利及环境等变化。10多年间,两地政策发生很大变化,经济和环境也不一样。为了当年香港出生的“含金量”,为了“将来的好处”,家长的选择和决定,有没有考虑到这些风险和变数,及评估承担风险的能力和责任心。
当年冲关生子为了什么?2011年香港统计处调查显示,在希望孩子返港生活的“双非”家长中,有八成主因是香港教育制度较好,多选项下,有29%的人表示向往香港法制健全,还有两成“双非”家长表示,子女来港可享受较佳生活品质和医疗福利等,日后更可方便出国留学。但实际上,能支撑这种“双非”家庭状态的,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和家庭环境,不是孩子在香港出生就万事大吉。
还没来得及享受这些“将来的好处”,却遭遇到眼下最现实的上学难问题,及将来孩子是否能够“回归香港、融入香港”的问题。赴港生子遇到的上学难问题,绝非今日之现象。早在2012年就有媒体报道过。当年的报道就提到,学位紧、上学远、融入难、沟通少……使一些“跨境学童”父母倍感忧虑。另外,还有忧虑“跨境学童”在成长过程中身份识别的问题等。这些与南都的报道差不多。
这里面不仅有家长选择的责任,也有政策的变化。2001年,庄丰源案在香港终审判决,确立父母双方皆无香港居留权的中国内地居民在港所生子女可享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自此十年间超过20万“双非”婴儿在港出生。
因为香港本地的超低生育率,香港大量中小学校面临缩小班级规模、甚至关闭学校的危机,因没有足够的妈妈来生孩子,香港许多医院面临缩小产科规模的危机。可没想到的是,十年间超过20万“双非”婴儿在港出生,这使得2012年4月和2013年1月,香港所有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分别无限期停止接收非香港本地孕妇预约分娩,内地孕妇赴港生子才被完全禁止。
可见,限与不限,都是与香港现实情况紧密相关的。若港府后来不采取限制政策,只怕赴港生子的持续高峰将完全超出香港资源的承载能力。
2012年,伴随着香港“零双非”政策的实行,深圳市公立学校原则上也开始拒收港澳籍外籍学生。这也使得“跨境学童”的上学难选择更少。在深圳一些家长看来,深圳拒收有合理性,家长该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和埋单,深圳公办学校资源本来就紧缺,政策的制定应该考虑对规则遵守的公平性原则。
从报道来看,深圳方面表示正在着手解决。问题的出现终归是要解决的。而“跨境学童”已是香港人,港方也应考虑这部分群体的教育权利和及教育资源的享受,在解决这个问题上,港方应更加主动和积极,行动也更加重要。因为对“跨境儿童”来说,现在及将来如何真正融入香港,彻底解决身份识别的问题,才是解决的根本。
- 女子再婚生子让7岁女儿睡地板干家务 经常吃不饱饭2019-11-20 22:52:23
- 银行出纳用5块砖头换走70万巨款 漂白身份娶妻生子2018-11-06 09:29:07
- 胸痛时吃两颗阿司匹林能救命?男子听信遭遇生死劫2017-10-05 08:32:08
- 男子网上遭遇“酒托女” 餐厅约会“被消费”2017-05-25 12:49:36
- 男子抢劫120万现金 潜逃10年结婚生子成老板2017-05-20 11:47:05
- 郑州女子乘长途汽车遭遇"袭胸安检" 涉事者被拘2017-05-09 11: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