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评论:让中性货币政策有利于实体经济

评论:让中性货币政策有利于实体经济

发布时间:2017-03-11 08:38:18 | 来源:网络 浏览次数:
3月10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邀请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等央行官员就金融改革与发展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汇率、货币政策、金融监管是这场记者会的三大焦点。 对于今年的货币政策,政府工作报告要求保持稳健中性。自

  3月10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邀请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等央行官员就“金融改革与发展”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汇率、货币政策、金融监管是这场记者会的三大焦点。

  对于今年的货币政策,政府工作报告要求“保持稳健中性”。自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来,货币政策的基调就是稳健中性。在前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货币政策的段落中都有“适度”这个词,从2014年到2016年分别是“货币政策要保持松紧适度”、“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

  有人认为,从“适度”到“中性”,这是货币政策的转向。我们认为,这是在货币和金融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对货币政策框架的调整,的确可以说是在稳健基调下的转向,当然,这只是一次小角度的转向,大的方向并未发生变化。大方向是让货币政策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小角度转向是为了对准这个大方向。

  转向首先会表现为今年流动性会较去年有所收紧,或者说“边际收紧”,很多分析人士对此已有预测。从政府工作报告来看,今年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余额的预期增长率均为12%左右,较去年的13%降低了1个百分点,这透露出了“边际收紧”的意图。

  转向的深层含义是货币政策框架(包括目标和工具)会发生调整。货币政策以往主要是在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权衡,货币政策负有促进增长的责任,但要以防范通胀压力为前提。那时的思维是,在通胀压力并不明显的情况下,货币供应量和融资规模可以多一些,那样会有助于经济增长。但近年来的情况表明,货币和融资规模大,未必会促进经济增长,反而可能抑制经济增长。周小川行长在记者会上指出,货币数量太大、大水漫灌实际上对经济是非常有害的。

  原因在于,目前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已经比较高,出现了脱实向虚的情况,资金不需要流向实体经济,在金融体系和房地产领域循环就可以有收益,融资规模越大,金融和房地产带来收益就越高,资金流向实体经济的动力就越小。因此,这些年金融业大发展,融资规模高增长,而实体经济的困难却越来越多。

  因此,我们需要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不要冀望通过扩大融资规模来刺激经济。那么,对货币政策而言,就要减轻促进经济增长的责任,这就是“中性”的含义。货币和融资规模应该合理、适度地增长,而不是在经济增速较低、通胀压力较小时多一些也没问题。

  货币政策如何保持“中性”,这其实并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以往的要求是“适度”,本身并没有问题,但在实际操作时,有时却变成了宽松。中性也有可能在实际操作中变成宽松,或者反过来,变成实际上的收缩,这两种情况都是偏离了中性的本意,是需要避免的。从适度变为中性,不只是思维和目标的转变,可能还需要调整货币政策的操作方式。

  以往我国货币政策主要使用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等工具进行调整,利率也是发达经济体最常见的货币政策工具。例如,经济增长加快、通胀率上升时就要加息,反之就要降息。但这样操作未必能使货币政策很好地保持中性,很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降息时实体经济没有受益,而加息时实体经济受损。去年,我国央行仅下调了一次准备金率,没有调整基准利率,主要是通过公开市场操作、MLF等工具调节市场流动性。依靠这些工具是否就能使货币政策保持中性,仍尚待观察。对于接下来如何保持中性,人们也将拭目以待。

  但我们知道,中性货币政策的本意应该是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促进金融资源更多流向实体经济。那么,疏通传导机制是非常重要的措施,其中包括加强金融监管,使资金不能大量在金融体系和房地产领域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