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国市场回流 中国消费者回国买奢侈品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多年来,许许多多中国消费者冲进巴黎和纽约等国际大都市的奢侈品店,抢购名包和名表。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选择在国内购买奢侈品。
伴随着中国政府向海外购买征税,以及一些奢侈品牌下调在中国市场的售价,Cie、历峰集团、博柏利集团以及酩悦·轩尼诗-路易·威登集团(LVMH)等国际顶尖奢侈品集团旗下中国内地销售额正在攀升。
部分分析人士指出,人民币的贬值,以及欧洲恐怖袭击事件频发,也让一些中国消费者对出国旅游望而却步,从而推动了国内奢侈品购买。
对于在中国内地市场做生意的奢侈品牌来说,中国消费者——全球最大的高端商品买家——做出的这种消费转变,是种机会。但是,对于这些奢侈品牌在其他市场的业务来说,这种转变却是一种危险。
近些年来,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旨在将消费和税收带回中国。2015年和2016年年初,中国政府先后两次削减了针对包括化妆品、鞋子和服装在内的产品的进口关税。去年4月份,中国上调了针对海外购买的税率:依据商品种类和价值的不同,税率也不同。不过,不管是从网上购买的还是从国外带回来的海外商品,都需纳税。
27岁的齐飞(音译)指出,“价格差距已经收窄。中国国内奢侈品店的优势正变得越来越明显。”前不久,她在北京的一家高档购物中心花了1600美元买了圣罗兰的一款手提包。在国外,这款包的售价也基本上是这个水平。
齐飞说,在国内购买商品简化了售后服务,比如说保修和维修。
贝恩公司驻上海合伙人布鲁诺•兰纳预测,按不变美元价值计算,中国内地个人奢侈品销售2016年增长了4%,今年将会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如果按照年度平均汇率来计算,2016年中国内地个人奢侈品销售轻微下滑。与此同时,不管是以年度平均汇率来计算,还是以不变美元价值来计算,2016年,中国消费者在全球范围内的奢侈品支出,其中包括中国,遭遇首次下滑。
1月下旬,LVMH首席执行官伯纳德•阿诺特支出,“你所看到的是中国人的消费回归中国内地市场。”2016年下半年,LVMH在中国内地市场的销售额攀升。
1月份,历峰集团宣布,在中国内地和韩国的销售额攀升,助推该集团旗下亚太销售额在第三季度增长10%,同时让该集团整体销售增长率翻了一番。历峰集团旗下珠宝、手表和配饰品牌包括登喜路和卡地亚。
历峰集团将中国内地市场销售额攀升归功于该集团所谓的“公平定价政策”。2015年,这种政策亮相。根据该政策,在计入本地税和关税之前,同一商品在全球范围内的定价相同。
2015年,香奈儿成为全球首个实行全球统一定价的奢侈品牌。香奈儿表示,该政策改善了香奈儿品牌的一致性,延伸了国家间销售,同时打击了灰色市场商品。所谓的“灰色市场商品”,指的是那些被以较便宜价格从一个国家购买,然后在未经品牌许可的前提下在另外一个国家售卖的奢侈商品。
不过,定价不一致仍然存在。
- 建设银行:助市场主体渡过难关 实现高质量发展2020-07-30 07:46:49
- 有韧性的市场不需要“干预” 资本市场“层层”递进2020-07-28 08:06:56
- 华兴证券:解禁潮或使个股承压 但对科创版市场整体表现影响有限2020-07-22 20:39:38
- 易融财商打破金融咨询市场乱象 促进中国个体金融业务发展2020-06-10 15:39:22
- 超九成债基近1月现亏损 债券市场持续下跌原因何在?2020-06-09 09:57:48
- 快讯:金山软件跳水跌超4% 第一季度营收不及市场预期2020-05-27 09:5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