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新闻 > 珠海新闻 > 国家海洋预报中心为港珠澳大桥提供“穿针慧眼”

国家海洋预报中心为港珠澳大桥提供“穿针慧眼”

发布时间:2014-09-21 11:45:02 | 来源:未知
20日凌晨0:00,历经近28小时奋战,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第13节巨型沉管(E13)浮运安装告捷,标志着大桥沉管隧道安装成功挺进水下45米最深处,并顺利实现变坡上升。这是岛隧工程首次抢抓两场台风间隙实现安装。海鸥台风余威甫熄,凤凰台风正快速生成,国家海洋

  

400×265

  20日凌晨0:00,历经近28小时奋战,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第13节巨型沉管(E13)浮运安装告捷,标志着大桥沉管隧道安装成功挺进水下45米最深处,并顺利实现变坡上升。这是岛隧工程首次抢抓两场台风间隙实现安装。“海鸥”台风余威甫熄,“凤凰”台风正快速生成,国家海洋预报中心提供的沉管对接观测预报保障平台,通过预报并实时预警气象和海流,成为此次沉管成功安装的“穿针慧眼”。

  □特区报记者 廖明山

  18日20时30分,中交港珠澳大桥岛隧项目总经理部总经理林鸣下达“开始”指令,重约8万吨的E13沉管开始绞移出坞。事实上,此次沉管浮运安装的启程,比原来计划的最佳作业时间推迟了两天。

  受天文潮汐影响,港珠澳大桥沉管安装每月仅有两个作业窗口,其中因为沉管安装前后的施工耗时较长,实际上往往能利用的作业窗口仅有一个。此次作业窗口期为16日至20日,但16日恰逢今年第15号台风“海鸥”来袭,两天后,18日凌晨,第16号台风“凤凰”又在菲律宾以东洋面快速生成。如果放弃此次作业窗口,因回淤的影响,基槽很可能要开挖重做,则意味着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的贯通时间将往后推迟一个月。

  17日,“海鸥”防台响应刚刚解除,现场施工人员便第一时间投入台风后船机设备、锚系、基床、回淤情况的检查复核,同时技术保障团队认真分析“凤凰”的发展趋势。最终,项目总经理部决定18日晚上开始管节浮运安装作业。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是世界唯一深埋沉管隧道,33个管节总体呈W型。E13管节正位于第一个变坡点,从隧道最深处开始向上延伸,是典型的深水、深槽管节。除了抢抓两场台风间隙,需赶在20日最后窗口期限前完成作业外,此次施工还正值中秋天文大潮后的第一个窗口,珠江径流量正出现季节性变化,海流情况极为复杂。

  19日早上,当E13节沉管顺利抵达安装水域后,国家海洋预报中心总工程师王彰贵也从北京赶到了安装现场。他将要现场“督战”的是,国家海洋预报中心历时数月为港珠澳大桥专门研发出的沉管对接观测预报保障平台。

  今年上半年,随着沉管安装水深超过40米,最大槽深超过30米,建设者们需要挑战深水深槽沉管施工的世界级难度,亟需清楚沉管对接时海底流场分布和管节运动姿态情况。其中,海底深槽里的海流分布状况,国内外研究均属空白。

  几个月以来,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在现场增加了多台海流观测仪,北京总部用大型计算机对现场观测数据进行模拟计算,展开管节槽内测流工作,以验证调整数学模型,从而提高预报精度。

  通过分析一年多以来的观测数据,预报中心终于找到了珠江口深槽流速的新规律。”王彰贵说,此次海流更加复杂的E13管节安装,他们共派出了15名业务骨干驻守在施工现场,在沉管隧道周围共设置了5个点实时检测流速、盐度等数据,精确预报对接时间。

  海水表层流速0.6米/秒以内,底层流速0.2米/秒以内……”施工现场,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组强大的技术保障团队,最终为E13的成功安装找到了一个海水表层和底层都没有急流的精确对接时间点。20日凌晨0:00完成水力压接作业,管节与已建隧道连成整体。至此,E13沉管浮运安装施工取得圆满成功。

  亲临一线指挥的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局长朱永灵表示,此次抢抓两场台风间隙顺利完成施工,体现出建设者们卓越的应变应急能力。林鸣则告诉记者,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安装施工以来,各项技术保障平台正不断得到改进,“这些平台让沉管安装更加信息化、精细化,也让我们越来越有信心。

(原标题:国家海洋预报中心为港珠澳大桥提供“穿针慧眼”)
    1、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版权及侵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