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山县民兵应急连被授予“爱民模范民兵连”称号
2015年,阳山县民兵应急连因在历年来抗灾救灾特别是2014年5·22洪灾中的英勇表现,被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省军区政治部联合授予“爱民模范民兵连”荣誉称号。
阳山县民兵应急连组建于1996年。由于地处山区,自然灾害频发,近几年,连队参与抗洪救灾、扑救山火、抗冰救灾及大型赛事安保等急难险重任务40多次。2014年“5·22”洪灾,阳山局部地区特大暴雨,河流暴涨,泥石流频发,太平镇白莲片区更是遭遇历史罕见内涝。面对突如其来的洪灾,阳山县民兵应急连连续20多天奋战在救援抢险一线,共出动兵力1000多人次,成功解救转移被困群众1300多人,运送分发各类物资110多吨。
平时得过硬,战时才能顶得上
每年汛期,转移和解救被困群众是驻阳部队官兵们面临的繁重任务,因此民兵应急连党支部始终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抓好年度轻舟分队集训。2014年初,阳山县三防办为加强抗洪抢险力量,新配发了13艘各类型冲锋舟,使得冲锋舟数量由原来的4艘增加到17艘。
只有平时过硬,战时才能顶得上。”阳山县人武部部长郑彪介绍说,为充分利用新增装备,民兵应急连迅速调整训练计划,将年度原定的37名操作手的训练任务增加到75名。在集训中广泛实行以老带新打基础、过关升级练技能、紧贴实战强素质的科学高效训练方法,以近似实战的环境检验队员的作战能力,严格有效的训练练就了民兵轻舟分队过硬的操舟技术水平。
2014年“5·22”特大洪灾,阳山县的七拱镇、杜步镇、太平镇等多地洪水肆虐,多个村庄群众受洪水围困。“接到抗洪的命令时,轻舟分队正前往青莲镇举行原计划的演练和授旗仪式。但命令一到,部队马上调转方向,直接载着冲锋舟奔赴灾区。”阳山县人武部政委刘世阳回忆说,计划的演练变成了实战。经过连续3天两夜不眠不休与洪魔斗争,共成功转移群众300余名,出色完成解救转移群众任务,灾区无人员伤亡,同时也确保了自身安全。
当天上午,阳山人武部副部长李松云带领的轻舟分队在杜步镇参加救援时,接到报告称有3名工人被暴涨的洪水围困在采沙船上,情况十分危急。经验丰富的李松云带头顶着齐腰深的湍急洪水逆行400多米为冲锋舟探路。到达事发地点,发现河水过于迅猛,第一艘实施救援的冲锋舟无法靠近采沙船。眼看着水位还在迅速上涨,李松云没有畏惧和退缩,再次选择好救援线路后,立即带领第二艘冲锋舟实施救援,并成功营救出被困3名工人。10分钟后,3名工人所在的采沙船就被洪水吞没。
2014年5月23日上午,七拱镇沿口村一小孩高烧不退,急需送院治疗,应急连排长谢志伟带领队员执行救援任务,因岸边有十几米宽的由树枝杂草构成的漂浮物隔离带,冲锋舟始终无法靠岸,谢志伟顾不上危险,第一个跳到水中用手清理漂浮物,在大家共同努力下,用了近两个小时冲锋舟才成功靠岸,将发烧小孩送院救治。
决战石崆湖,老百姓安全大转移
2014年“5·22”洪灾连日暴雨,使太平镇白莲片区遭遇了百年不遇的严重内涝,附近90多平方公里区域内的洪水在地势较低的白莲片区内急速聚集,水位在5月23日一天内暴涨6—7米,形成了长6公里,平均宽度约1公里,水深6—7米,蓄水量达3000多万立方米的石崆湖,严重的内涝造成了包括白莲村在内的3个行政村、51个自然村、6000余人受灾。
2014年5月25日凌晨3点,从太平镇通往白莲的山间公路刚刚抢通,早已待命的民兵应急连立即启程开赴白莲灾区。凌晨5时,民兵应急连官兵作为第一批救援力量,到达白莲江咀临时码头。当官兵们驾驶第一批冲锋舟到达被洪水围困数天的白莲村时,村民看见有冲锋舟进来非常激动,争先恐后要挤上冲锋舟,场面一度混乱。面对情绪失控的受灾群众,轻舟分队“教头”童伟指挥队员们一边维持秩序,一边大声解释第一批冲锋舟只是先锋,后面还有大部队,让生病群众、老人和小孩优先上船转移。通过耐心细致地解释,村民们的情绪逐渐平静下来。
-
1、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版权及侵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下一篇:阳山工商调整为市县分级管理
- 清远孕妇被困大水货车中 水位不停上涨2017-07-04 10:15:06
- 阳山:首张由代办点代办的营业执照成功发放2016-09-13 10:12:39
- 清远200多名群众被一干部骗了572万元2016-03-29 08:56:17
- 阳山水灾三级应急,建行全力抗灾保人财安全2015-05-22 10:39:34
- 连州组成13支防汛抢险队增强整体应急能力2015-04-29 15:52:54
- 阳山县“正风”办通报违反会议纪律的单位2015-04-29 15:5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