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网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新闻 > 南雄新闻 > 养蜂四十余载过上甜蜜生活

养蜂四十余载过上甜蜜生活

发布时间:2015-02-02 14:47:09 | 来源:未知 浏览次数:
来到了山高林密的革命老区村南雄市油山镇大兰廖地村,一阵阵沁人肺腑的山花香迎面扑来,远处两手提着蜂框观察蜜蜂的老人就是附近闻名的养蜂专家刘大福。他通过四十余载的辛勤养蜂,用他的甜蜜的事业不仅让全家人过上了富足的生活,还带动了当地村民养蜂致富

养蜂四十余载过上甜蜜生活

  来到了山高林密的革命老区村南雄市油山镇大兰廖地村,一阵阵沁人肺腑的山花香迎面扑来,远处两手提着蜂框观察蜜蜂的老人就是附近闻名的养蜂专家刘大福。他通过四十余载的辛勤养蜂,用他的“甜蜜”的事业不仅让全家人过上了富足的生活,还带动了当地村民养蜂致富。

  大山深处养土蜂

  油山,这座海拔1073米的大山,绵延上千里。廖地村就在这大山深处,1935年项英、陈毅与赣粤边军分区李乐天也曾在这里会师。这里是典型的革命老区村,不仅森林资源丰富,山花烂漫,还素有“天然生物库”之称。很早以前,当地农户就地取材,逐步养成了土蜂养殖的习惯。但是大多农户养殖土蜂只是为了自已食用,一直没有形成养蜂规模。刘大福就是全村土蜂养殖的带头人,养土蜂已经40多年了。

  我从小就喜欢蜜蜂,小时候上山放牛时就会捉蜜蜂来玩,采摘鲜花饲养它们,渐渐地家里就有蜜蜂来筑巢了。”刘大福告诉记者,也就从那时开始,他开始了养蜂之路。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刘大福刚开始养蜂的那一年,发生了全国性的囊状幼虫病,这可让当时还没有多少养蜂知识的刘大福损失惨重,一夜之间,三分之二的蜜蜂死亡。困难没有打到刘大福养蜂的积极性,反而更激发了他的斗志,“要干好养蜂,就要懂得科学,要有过硬的技术”。刘大福开始多方学习养蜂技术,它不仅订阅了《中国蜂业》、《中国养蜂》等书刊杂志,还多次到外地向有经验的养蜂人求教。经过潜心钻研,他养蜂也从60年代的两箱逐步发展到了现在的130多箱,而且生产的蜂蜜仍然供不应求。”刘大福为此还积攒了不少养蜂的经验,他将自己四十年的养蜂经历浓缩成了四句话:“养蜂四十年,日夜苦钻研。失败到成功,尝尽苦辣酸。”刘大福说,蜜蜂有蜂群生物学,它有它自己内部的分工,一套秩序似的,要想把蜜蜂养好,得懂得这个蜂群生物学。你知道的越多,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今刘大福的养蜂技术早已是今非昔比,蜜蜂养的是越来越好,红火的养蜂事业,带来了红火的生活。很多人都慕名来到他这购买蜂产品,一百多箱蜂每年的为刘大福一家带来的毛收入就近10万元。

  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山多耕地少是山区的自然特色,目前还有不少农民靠伐木谋生。刘大福很是担心森林被毁将来乡亲们失去生活依靠。于是,他开始说服乡亲们护林养蜂。看到刘大福养殖土蜂挣到了大把大把的票子,村里的农户也跃跃欲试,养殖几箱土蜂的农户,迅速扩大了养殖规模,连以前没有养过土蜂的农户,也一下子养殖了几十箱土蜂。村民们都前来向刘大福请教养殖技术,而刘大福会毫不保留地告诉村民,用刘大福的话说:老区人民共同致富才是他的最大心愿。刘大福告诉记者,他养殖的130多箱土蜂都是山上的野蜂一箱一箱滚动发展起来的,除了用自家木料做了130多个蜂桶外,再没有其他投入了。平时管理也很简单,只是季节性地清理蜂桶卫生、消毒、修剪蜂房,别的就不用人管了。

  土蜂养殖最大的好处是投入低、费工少、不愁卖、效益好。”刘大福深有感触地说。对于蜜蜂带来的效益,刘大福的老伴感慨地说:“我们住的这房都是我们小蜜蜂给我们采来的,这也是我们的劳动果实。”

  记者了解到,土蜂养殖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当地的森林资源优势,与方兴未艾的生态休闲产业相得益彰,发展潜力巨大。目前,刘大福趁土蜂“冬眠”,又谋划起了今年春夏的养殖目标,他告诉记者,力争在2015年突破养殖土蜂150箱,以廖地村正在发展“油山会师”旧址旅游产业为契机,带动更多老区群众增收致富。

(原标题:养蜂四十余载过上甜蜜生活)
    1、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版权及侵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