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大河》在创作续集 宋运辉和水书记还将出现
《大江大河》在北京卫视播出后,反响热烈,收视率稳坐全国省级卫视黄金剧场电视剧第一名,豆瓣评分8.9,是2018年播出的电视剧中评分最高的一部。剧集收官在即,热度和口碑持续发酵。
近日,导演孔笙、黄伟,主演杨立新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专访,就该剧给出了各自的解读与思考。
据了解,《大江大河》第二部的剧本正在紧锣密鼓地创作中,第二部将由黄伟独立执导。杨立新透露,续篇中还会有宋运辉,也还会有水书记。
细节控
两位导演同为摄影出身
对画面镜头有一种契合
《大江大河》由孔笙和黄伟联合执导。被网友爱称为“孔萌萌”“老顽童”的孔笙,屡获“白玉兰”最佳导演、“飞天奖”最佳摄影、“金像奖”最佳剪辑等诸多重量级奖项。他执导的《北平无战事》《琅琊榜》《父母爱情》等作品至今仍在电视上不断重播。黄伟之前曾担任过电影《天下无贼》《人间正道是沧桑》等多部作品的摄影,还凭借电视剧《白鹿原》斩获“白玉兰奖”最佳摄影。
在执导《大江大河》之初,黄伟就与孔笙达成“一致意见”:“我们用最朴实、最真实的一种表现手法去阐述这部戏,这个在拍摄之前做了统一。所以大家现在看来这个剧在影像风格上是很统一的。”两位经验丰富、志趣相投的导演默契合作,带来了1+1>2的效果,如孔笙所说:“我们俩比较默契,都是摄影出身,对画面、对镜头的把握有一种契合。”
据黄伟介绍,两位导演有分工也有交叉,创作的碰撞与融合让《大江大河》兼有新鲜的活力和丰富的层次。“我们在各自的空间里对每一段戏有不同的阐述,这恰恰能带给这部戏一个既和谐又有所不同的气质,这三个人物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下碰到不同的事情,其实很难用一个相对统一的手法来阐述,我们用在大条件下相对统一的方法和每段戏不同的处理方式,反而让观众看着更轻松一些,更能进入剧情。”
孔笙带着致敬心去还原
扎头发的皮筋样式都有要求
孔笙是出了名的“细节控”。《大江大河》的故事时间跨度大,如何还原时代质感、营造真实的故事情境,成为两位导演最先需要面对的难题。
孔笙说:“因为它离我们太近了,也就是三四十年前的事情,我们这一代人还有些清晰的记忆,所以我们的主创人员、制片这边,都是带着一种情感,带着一种致敬的心情去拍摄。”因此,“我们也确确实实是拍得挺辛苦,这个戏也算是比较烧钱的,有些场景确确实实需要重新搭建,中国发展太快了,就是40年前很多的场景都找不到,村子是重新搭建的,整个工厂里我们搭建了很多住房、办公室、会议室。”
除了场景,导演对道具和服装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据童瑶回忆,连女演员扎头发的皮筋样式、怎么扣扣子等细节,导演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孔笙对此有着坚定的看法:“我们拍一个现实主义题材的剧,希望观众能够认可它,而如果你拍的不像或者不是那个年代,这个戏的真实性就会打折,所以我们就特别想让观众都能够回忆起那个年代的事情,还有一种亲切感。我觉得这可能比编织一个特别的情节还要起作用,因为它会很感人。”
黄伟亲自淘1977年报纸
搭实景和顺拍对演员大有裨益
黄伟认为搭建实景和顺拍对演员表演也大有裨益,因为“能够给演员提供一个更流畅的人物走向,他可以从当初一直走,最后走到故事的结尾,那么这里头发生的每一件事情,在他心里都能有一个很强大的支撑”。
黄伟在拍摄过程中还亲自淘了一些道具,像剧中1977年10月21日的报纸、寻建祥的录音机和磁带。“我和孔导用自己最真诚的那一面,用最专业的手段去阐述这部戏,相信观众应该会看到。”《大江大河》首次启用了变形宽银幕镜头,将画面比例从原本的16:9变成了现在的2.66:1。加宽后的画面可以承载更多的信息量,更好地还原年代氛围并刻画细节。
演技派
杨立新让角色不简单
观众直到今天还看不透
有观众说,水书记的这种“看不透”,是目前的第一大追剧动力。水书记擅长收服人心,当初摆明立场,当众抢人才。以及帮宋运辉治住两个好吃懒做的下属,略施小计,就让彼此关系更稳。夜晚打篮球,轻松融入考验,又巧妙展示领导者的智慧。宋运辉做错事,一次责罚,一次安慰,处理得灵活自如,又不伤情分;多次智斗刘总工、费厂长,以权压人,就算争得面红耳赤,也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能看到水书记,对工作和权力的野心,也能看到他的能力和见识。他的短板是不精通技术,培养懂技术的新人宋运辉,助他夺回金州厂大权……杨立新的表演功力在于,他让水书记的种种行为都不是简单明了,让人无法过早用好人或者坏人来对他下定义,对宋运辉是“利用”还是帮助,都融于人性和现实的复杂中。据悉,后期剧情还会有类似“黑化”的过程和反转。
因为时代和经历的契合
演绎起水书记得心应手
剧中,水书记和王凯[微博]扮演的男主角宋运辉互动最多。杨立新回看宋运辉靠知识改变命运的励志人生,也有自己的一声叹息:《大江大河》的故事开始于1978年,1975年杨立新进入北京人艺,1978年已经是人艺的正式演员了。宋运辉在1978年考上大学,杨立新回忆,自己当时也曾想考大学,并且得到了人艺领导的批准。然而,一个顾虑让他最终与大学失之交臂,“我当时有个疑问,我问领导,如果我四年大学上完了,还能不能回人艺。领导说那要看大学怎么分配了。领导又说,中央戏剧学院请了我们很多老演员去当客座教授,你在那里能系统地读书,在人艺和老演员们同一舞台,收获更大。这让我很犹豫,就没考大学。”
没上过大学,后来成为杨立新一生的遗憾。然而他的个人经历又同步见证了文艺界40年来的改革变迁。杨立新回忆说,1975年自己进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时候,每场演出仅有六毛钱的夜宵费,后来涨到五块,再后来五十、一百,直到今天。“那会儿没有黑丝绒布,老一辈就用毛巾被拼起来,弄出一块七拼八接的黑色幕布,但用毛巾吃光,造成很遥远的感觉……”后来,杨立新家喻户晓的作品《我爱我家》作为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情景喜剧,演绎的也正是中国改革开放浪潮中普通人生活的酸甜苦辣。
正是这种经历的契合,杨立新演绎起水书记才得心应手。他告诉北青报记者,虽然自己与水书记性格完全不同,但演这个人物也还信手拈来,一来剧本赋予的人物特点很鲜明,二来,此种类型、级别的干部他在生活中也有过交往。“我的朋友当中有类似这种身份的人,他们那种让下属很难亲近的感觉令我印象很深。比如我们俩人正在聊天,下属进来汇报工作,他一下就能转变成高级领导的感觉,下属出去他又能马上放松成朋友的状态。”而最令他得意的是剧中的造型。
自带上世纪70年代蓝制服进组
会给年轻演员讲当年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水书记穿的几身衣服都是杨立新自己的收藏,带进剧组服装师一看就高兴。“我穿的蓝制服、呢子大衣,还有一套军装都是我自己的,那都是上世纪70年代的衣服,尤其蓝制服,是那个时代最典型的衣服,四个兜,的确良卡其布的,那个剪裁版型,现在找不到喽。”杨立新有收藏老物件的习惯,为了保留一些记忆。除了剧中用到的几件衣服,他还留着母亲亲手做的棉袄,棉袄外面的罩衣。拍戏之余,他会给剧组的年轻演员讲当年的故事,常常就从一件衣服、一件器物讲起。
“我们现在的生活和40年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感觉是不经历很难体会到的,拍这类戏,实在很难为年轻人。40年前,生活物资的匮乏现在的年轻人很难想象。一个月28斤粮食,四两半斤的食用油,现在你一个月连14斤粮食都吃不了,因为我们的副食丰富了,油水多了,总的营养量上去了,不用吃那么多淀粉了。但那个时候不一样,一年七尺半布票,要做衣服和被褥,每个人都会有补丁衣服。衣服上没有补丁那得是相当富裕或者相当有办法的人。那时候很多年轻人上大学拼起自己的一床被子都挺难,这不是假的,是真的。现在的年轻人不懂为什么棉袄外面还要套罩衣?为了棉袄不容易脏呀,不用年年拆洗。那时候很多人还没有布做罩衣呢,尤其家里孩子多买不起那么多布,小孩的棉袄没有罩衣,袖口都被鼻涕蹭得黑亮黑亮的。”
采访中,杨立新感慨最多的就是《大江大河》让他仿佛在那个时代重新生活了一回,“很感谢剧组的用心,不仅搭建起一个几乎完全复刻的办公楼,连服装化妆道具布景都很还原,我又看到了竹皮子的暖瓶,又看到了成排的自行车摆在那里,搪瓷茶缸,有玻璃内胆的保温杯……”
-
1、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版权及侵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 董子健《大江大河》醉酒戏滴酒未沾 杨巡舍命拼酒夺生意2018-12-28 17:03:33
- 董子健出席《大江大河》启动盛典 谈电视新人有压力2017-12-19 10:47:23
- 《楚乔传》众多谜团未解吊胃口 观众期待新续集2017-08-01 10:30:14
- 《养个孩子》探班 田海蓉戏瘾大期待拍续集2015-12-25 14:11:40
- 郭靖宇曾放弃《红高粱》创作《勇敢的心》2015-03-15 10:19:27
- 电视《平凡的世界》收视增长 制片人李娜谈创作秘诀2015-03-12 09:4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