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 电影 > 小川补刀|《师父》之后,请正确认识朋友圈电影

小川补刀|《师父》之后,请正确认识朋友圈电影

发布时间:2015-12-14 07:49:15 | 来源:未知
是的,上映四天,票房数字累计为三千万左右的电影《师父》,再一次成为业内某些专家哀嚎的电影。其哀嚎逻辑如下:首先,哎呀你看朋友圈大家都在夸,明明是部好电影啊,票房怎么这么差。其次,你看大众还是接受不了文艺片。总结,所以朋友圈电影叫好不叫座。

  是的,上映四天,票房数字累计为三千万左右的电影《师父》,再一次成为业内某些专家哀嚎的电影。其哀嚎逻辑如下:首先,哎呀你看朋友圈大家都在夸,明明是部好电影啊,票房怎么这么差。其次,你看大众还是接受不了文艺片。总结,所以朋友圈电影叫好不叫座。

  更有甚者,冠上了类似“难道世界人民都不爱看功夫片了吗?”这样让人想对作者大翻白眼的标题党大肆传播。

  在进行我的反驳之前,我想先让大家了解一下什么是朋友圈电影。

小川补刀|《师父》之后,请正确认识朋友圈电影

《师父》是典型的朋友圈电影

  朋友圈电影长啥样?

  朋友圈电影其实不是一个难以理解的词汇,但定义起来很费劲。总的来说,朋友圈电影指的是指在朋友圈呈刷屏状态出现的电影。就是在上映后,你身边的朋友似乎都去看了,且看完后还会在朋友圈里夸这部电影有多好,要N刷,之类。然后口碑发酵,你似乎也想凑热闹跑去看看。

  但实际上,自“朋友圈电影”在《头脑特工队》票房失利之后,被一些人拿出来讨论之时,这个词汇逐渐变成了“在朋友圈里口碑爆棚,却在电影院里毫无存在感的电影”之意,仿佛这些片子只存在于朋友圈里一样。

  按照这个逻辑来说的话,这些电影大部分以文艺片为主,具体细分一下,又可以有影展片(《山河故人》)、新锐或者非著名导演作品(《师父》)、小成本电影(《一个勺子》)等等。

  朋友圈电影真的叫好不叫座?

  如果按照广义的“朋友圈电影”的定义去理解的话,真的不是这样。就好比昨天《寻龙诀》在北京首映,满屏明晃晃的好评已经快让朋友圈爆炸,那你敢说这部怎么都有卖相的电影会不好看吗?再比如《火星救援》,破五亿的成绩总不能算差吧?

  此外,还有破三亿的《我的少女时代》,近二十亿的《夏洛特烦恼》,不都是典型的朋友圈电影吗?凭什么他们票房都特别好?

  其实这事儿很容易想通,就三个字,共鸣感。《少女时代》和《夏洛》都太容易让人有共鸣感,也很好消化,快餐式的摄入感。而其他的那些,比如《山河故人》、《师父》,还是偏向于高冷,需要有一定积累的人,才能懂的口碑电影,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它并不贴合普通大众。

  票房不好怪观众这对吗?

  大家都会说,这个世界上的片子分为文艺片和商业片两种。这种分法大部分时候就是按照电影气质,比如说闷不闷啊,看不看得懂啊之类。但实际上,这个世界上的电影真的就分为两种,导演是自我表达,还是忘我表达。

  自我表达在创作的初衷上就抛弃了大众,最后怎么能怪大众呢?忘我表达在创作的初衷上就是根据电影商业规则来进行考究的,好莱坞编剧法则的那一套,每一个情节点做成一个便利贴要贴够一堵墙那种,一开始就拥护了观众。

  自我表达往往高冷,忘我表达往往大俗。越高冷的东西,有共鸣感的人就越少,越俗的东西,有共鸣感的人就越大。

  当然,那些导演本身审美品位就不高的,不在计算范畴里。

  票房不好到底为什么?

  中国的电影院都是商业院线思维,既然要在这个思维逻辑下玩耍,自然是要符合这个规则的。没办法,中国就是没有艺术院线,要知道,中国的文艺青年确实多,你看电影资料馆天天排大队,但多不足以撑起一个广大的票房市场。而对于很多普通观众来说,进电影院,真的只是为了休闲,而不是陶冶情操。

  所以那些票房不好的“朋友圈电影”,大部分(不,应该是全部)败给了排片。至于为什么,还不就是上座率不高的陈词滥调了。

  别的不说,我想说一下《师父》,据说这部电影被缩写为“JJ”的电影公司买下之后,由该公司全权负责宣发,该公司宣发能力业界有目共睹,宣传到底做了些什么,相信看文章的你我,心里应该都有个数。

  所以说回一开始大家的假设,这个所谓“口碑好”,或许只是你朋友圈里的事情,也或许只是豆瓣上那些水军+影迷的事情。大家在说口碑好却不卖座,或者说朋友圈电影不卖钱这样的话时,大多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的发言。但要知道——你的朋友圈不能代表所有人的朋友圈,你怎么知道二三线城市那些85、90后的朋友圈都在发些什么?

(原标题:小川补刀|《师父》之后,请正确认识朋友圈电影)
    1、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版权及侵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